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

1986年10月3日,韩先楚上将在北京病逝,陈云、李先念出席了追悼会;4天之后,刘伯承元帅病逝,邓小平主持追悼会,陈云、李先念出席;10月22日,叶剑英元帅病逝,陈云、李先念出席了邓小平主持的追悼会。

短短18天的时间,邓小平、陈云和李先念相继送走了3位老战友,令他们感慨万千。

此时的邓小平已经83岁,陈云82岁,李先念78岁,在叶剑英的追悼会上,三人相约第二天作一次深谈,因为有些事情已经不允许他们再拖下去。

叶剑英追悼会的第二天上午,邓小平和李先念如约来到陈云家中。工作人员都非常高兴,张罗着给三个人拍了几张照片,毕竟三位老人单独相会,是很难得的事情。

还没等工作人员忙完,陈云就让工作人员都出去,他们三位老人要进行一次非同寻常的重要谈话。没过多久,陈云按响了值班室的电铃,让警卫员赶快过来。

“烟,拿烟!”警卫员刚一推开门,三位老人齐声说道,警卫员赶忙去找邓小平的警卫员张宝群。

在三位老人中,只有邓小平一人抽烟。医生早已经劝邓小平尽量少抽,陈云和李先念也多次劝说邓小平戒烟。但这一次陈云和李先念急切地为邓小平找烟,而且在80分钟的谈话中,邓小平抽完了6支烟,可见这一次的谈话必定涉及到很多重大问题。

三位老人的这一次深谈是秘密的,除了他们三个人,没有任何其他人在场,因此就连身边的工作人员,也不知道谈话的内容。

但在这一次谈话后,陈云就消失在了公众视野中,引起了外界的种种猜测。

1987年3月,已经很久没有出门的陈云,悄然抵达杭州,并在清明节的前一天,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参加了植树活动。

虽然当时的天气还有些凉意,但陈云的兴致很高,脱下了大衣和帽子。警卫员提醒陈云可以戴上帽子,但陈云摆了摆手拒绝了:“戴帽子照相看不清楚。”

几天之后,薄一波在杭州看望了陈云,说起几天前植树的事情,陈云自豪地笑着说:“外面的报纸都说我重病在身,卧床不起,老汉走路还可以嘛,还可以种树嘛。”

“植树辟谣,谣言不攻自破呀。”薄一波立刻明白了陈云参加植树的用意。

眼看着距离十三大召开的日子越来越近,陈云从杭州回到了北京,主要做两件事:参与十三大重大决策制定,以及找一些中央领导谈话。

短短三个月的时间,由于连续找人谈话和思考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,令陈云疲惫不堪。李先念听说之后,专程前往陈云的住处探望。谈话中,李先念开玩笑地问陈云:

“你估计自己还能活几年?”

“两年应该没问题,但要保证不摔跤,不在外面吃东西。”陈云回答道。

几天之后,陈云前往邓小平家,参加中央决策层会议。散会之后,杨尚昆对陈云的身体情况表示了关心,和对李先念说的一样,陈云依旧表示还可以再活两年。一旁的李先念鼓励陈云做个“五年计划”,陈云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:

“不,只做‘两年计划’,我这是滚动式的计划,这样更实际。”

在十三大之前最后一次中纪委全体会议上,陈云公布了去年与邓小平、李先念那次秘密谈话的核心内容,就是十三大的时候,他们三位要一起退下来。

其实早在1980年,邓小平就开始做退休的准备工作。在一次政治局的会议上,邓小平谈到了中青年干部接班的问题,将它比喻为“一场革命”:

“这场‘革命’不搞,让老人、病人挡住比较年轻、有干劲、有能力的人的路,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,甚至可能要亡党亡国。”

在党的十二大前夕,邓小平下定决心设立顾问委员会,并明确了顾问委员会的作用,就是使中央委员会年轻化,同时让老同志退居二线后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。

在确定了十三大的召开时间,又恰逢三位老战友相继去世,邓小平和陈云、李先念约定,十三大的时候一起退下来,而且是一退到底,为实现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做出表率。

对于三位老人的想法,政治局和党内其他人一致反对。为了推动干部年轻化,尊重邓小平等人的意愿,又要考虑党心民意,十三大人事安排小组成员王震,受中央的委托来到聂荣臻家,想听听聂荣臻的意见。

时年88岁的聂荣臻元帅对中央要求老同志退休的意见完全拥护,但对于邓小平退休的问题,他沉默了好一阵,才郑重其事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。考虑到现在是过渡期,局面还不稳定,聂荣臻认为,邓小平还不能全退,否则一旦有事,又有谁能够号令全军。

王震听完聂荣臻的想法后频频点头,并告诉聂帅,其他同志也是这样的想法。

王震走了之后,聂荣臻起身来到院子里,一边散步一边思考。为了慎重起见,聂荣臻决定写一个正式的书面意见,让王震带给中央。

党中央领导对聂荣臻的意见给予了肯定,称赞聂荣臻是真正从长远考虑问题的。就连邓小平也不禁感慨:“这个聂老总,考虑得真周到!”

就这样,陈云、邓小平和李先念“一退到底”的愿望没有实现,三位老人只好采取“半退”的方式,先退出了中央第一线领导岗位,中央最高领导层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。

在邓小平、陈云、李先念等人的带动下,彭真、邓颖超、徐向前、聂荣臻“全退”,中央和各省市的一批老干部也退出了领导岗位。

十三大结束以后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了一篇重要社论,社论引用了四句诗,意味深长。

前两句出自郑板桥的“新竹高于旧竹枝,全凭老干相扶持。”,表达对事物新老交替的发展规律,以及诗人对新生力量的坚定信心。后两句出自李商隐的“桐花万里丹山路,雏凤清于老凤声。”,表达了后来居上、后继有人的信念。

恰好这几句诗是陈云晚年特别喜好的,曾经多次书写赠给中央和地方的一些重要领导人和老同志,借古人名言隐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,相信年轻一代的领导人会干得更好。

在十三大上完成党的领导集体新老交替任务几个月后,在第七届去安国人民代表大会上,又完成了国家领导人的新老交替。按照邓小平、陈云和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设想,他们的“交班”任务已经基本完成。

三位老人退出中央领导工作后,陈云当选第二任中顾委主任,帮助完成中央领导的集体过渡,十四大之后正式离休;李先念则当选全国政协主席,继续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做贡献。

1989年,时任党和国家军委主席的邓小平,邀请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到家中,商量自己退休的时间和方式。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大量的说服工作,中央委员通过表决,接受了邓小平辞去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。

消息传来,一直在家等候的邓小平如释重负,立刻乘车前往人民大会堂,向与会代表告别。在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中,邓小平稳步走到话筒前面,满面笑容地对大家说:

“感谢同志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,全会接受了我退休的请求。衷心感谢全会,衷心感谢同志们!”

紧接着,邓小平来到代表们中间,与全体代表合影留念。大家争先恐后与这位伟大而平凡的老人握手,依依不舍地目送邓小平离去。

邓小平终于实现了“全退”的夙愿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
Top